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中医泰斗解释影响IMF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

中医泰斗解释影响IMF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中医泰斗解释影响IMF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

骨髓纤维化(IMF)是由于骨髓造血组织发生的一种严重的病变,此病的发生严重影响造血功能的实现,常常发生在50—70岁人之间,在早期骨髓纤维化起病非常的缓慢,大多数的患者都不能及时发现,到了晚期就常常表现为严重的贫血和骨痛的现象了,此病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是非常的严重的,但是在治疗后还会出现预后不良的现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导致不良的因素到底有哪些?

【年龄】IMF中位发病年龄为65岁,随着发病年龄的增长,生存期逐渐缩短。年龄≤60岁的患者MS为80个月,而>60岁的患者,MS为36个月。多因素分析也表明年龄是预后不良因素。

【血红蛋白值】大约30%一50%的IMF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贫血通常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是一项公认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合并贫血的患者MS缩短。Hb≥100g/L者MS为80个月,而Hb<100g/L者,MS仅为25个月。

【白细胞计数】IMF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可增高或减低。WBC<4×109/L或>30×109/L预后不良。进一步研究发现白细胞计数增高的患者多死于转白。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减少与骨髓造血衰竭及脾功能亢进有关。血小板计数减少患者预后较差。

【CD34 细胞】外周血CD34 细胞水平是一项反映IMF疾病进展和对治疗反应的指标。CD34细胞数随着骨髓纤维化的进展而增高,并与生存期短、转白相关。

【细胞遗传学】IMF患者染色体异常的发牛率为30%一50%,常见的核型改变有13q-、20q-、+8、部分+1q,也可见7q-和12p-,少数患者(7%)有复合染色体异常。染色体核型异常患者预后不佳,特别是7q-和12p-与生存期短显著相关。

【骨髓组织学】IMF患者骨髓组织学变化差异很大,骨髓纤维化程度与疾病进展、生存长短无明显相关性,与肝脏、脾脏肿大及髓外造血也无相关性

【临床表现】20%~40%的患者在诊断时有全身症状,这些患者预后较差。初诊时,75%~100%的患者已有脾脏肿大。50%~66%的患者有肝脏肿大。多数研究证实肝脏、脾脏肿大与预后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