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独尊儒术是谁提出的

独尊儒术是谁提出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独尊儒术是谁提出的

独尊儒术是董仲舒提出的。

董仲舒在30岁时,开始招收了大批学生,精心讲授。他讲学,在课堂上挂上一副帷幔,他在帷幔里面讲,学生在帷幔外面听。所以,很多人跟他学了多年,甚至没有跟他见过面。通过讲学,董仲舒为汉王朝也培养了一批人才,他的学生后来有的当了诸侯国的国相,有的成了长吏。由于董仲舒广招门生,宣扬儒家经典,他的声誉也日益扩大,在汉景帝时就当上了博士,掌管经学的讲授。

到了后来汉武帝继位后不久,汉武帝让各地推荐贤良之士,寻求治国方略,董仲舒被推举参加策问,也就是类似现在的顾问的意思。汉武帝连续对董仲舒进行了三次策问,基本内容都是,天与人的关系问题,所以称为"天人三策"。董仲舒在策问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影响

其中大一统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在汉朝初期,经济发展很快,出现了著名的“文景之治”的盛世。但在景帝时代出现了吴楚七国之乱。

统一的国家将面临着分裂的危险。景帝时任博士的董仲舒认为,当前最重要是要巩固集中统一的政权,防止分裂割据的局面出现。董仲舒从儒学经传中寻找统一的理由,他从《公羊春秋》一书中找到了"大一统",并提出了大一统理论。他说:《春秋》一书中所主张的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适合古今任何时代的道理,每个王朝也当然要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