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淘宝托管不买流量,买人群

淘宝托管不买流量,买人群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淘宝托管不买流量,买人群

从上半年看,网络用户的规模虽然是增长,但是速度在放缓,不像以前高速的增长了,我们感觉是过了红利期。第二是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京东的徐雷说过一句话,他说现在大电商赚不到钱是流量越来越贵,小电商亏本是因为越来越没有流量。淘八仙托管电商平台认为从各种场合看,流量的两极分化是特别的严重,大电商做活动的时候,流量的分布是极度的失衡。

淘八仙托管电商平台认为很多的流量平台愿意放京东的广告,愿意放唯品会的广告,客户不愿意放小企业的,所以说流量的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导致了现在一些中小电商发展极度困难,流量越来越小,大的电商越来越集中。当然了,流量会越来越贵,提醒很多中小电商在做发展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清楚,如果像2011丶2012年潮头时,拼命不顾一切的博取流量,今天要考虑一下是不是明智之举。第二是设计自己企业的发展节奏时,是不是一两年把公司打造成巅峰,甚至于五年丶十年把一个垂直的电商做成这个行业最深最垂直,甚至是影响真正购买人群的一个网站或者是商品的提供者。

新客成本高,转化低

越来越多的网站有挖掘新客的需求,京东丶凡客丶唯品会,各自的网站上都为新客提供了奖励。某个食品网站整体的新客注册量是徘徊不前,但是铺货的成本在提高。某一个化妆品单渠道的数据,促销的成本也是在变大的过程中,最高的时候超过了400元/新客,2011年在300元/新客的时候已经很恐怖了现在是更高了,所以说新客的成本也是今年上半年增长非常快。

转化,所有的转化一直是老大难的问题,这个转化包括几块,现在很多的客户进来网站之后跳出率越来越高,是因为网站不感兴趣了吗?我相信网站的内部的体验做得比一两年前越来越好,是什么原因呢?用户的活跃度越来越低呢?

我们和很多的大型的电商,包括中型的电商都沟通过,大部分的销售是老客,新客的销售占比非常低,新客是第一次来网站进行购物的。我们有个用户十天以内重复购买是2.7%。在30天内重复购买只有不到7%,客户的重复的购买率越来越低,网站的忠诚度越来越低。

多渠道构建流量

面临这么多的问题,今天提出的全网营销,尤其是对传统的企业是很重要的,今天更多鼓励流量的找寻脉络从一个点拓展到一个面,多渠道构建流量,构建互联网整体的流量生态圈。比如说从我们的平台渠道丶运营商渠道丶安全渠道和效果营销丶战略营销丶品牌营销等等所有的营销方式构建全网的流量来源,至于说客户是在你的淘宝店买还是站外B2C来买,前期的时候重要吗?

我上个月在天猫的论坛上说过,很多人以前是淘宝生态圈内购买流量的,这在今天是非常的难受,流量很贵,以前花十万块钱可以带来流量,今天同样十万块钱可能是十分之一都达不到,这是因为流量和整个客户的占比上升是非对称**的。同样额外的转化以前是1:2丶1:3,今天有可能1:1都做不到。今天很多人去淘外找流量。

买流量到买人群

今年上半年我听的最多的词是DSP,所有玩营销的人都在讲DSP,现在DSP是大数据营销端最重要的表现,完全是通过精细化的营销方式,帮助你从以前找订单丶找流量变成找人。什么是DSP,它是需求方平台,从以前的广告位的购买,变****群的购买。

如果把电商广告分为几个阶段的话,第一个阶段是买流量,下一步效果营销是买订单,每天需要多少订单,根据这个订单来付钱,而现在是买人群,例如做食品的可能需要18岁到30岁中间以女**为主的白领人群,做运动的是,是需要25岁到35岁,他们喜欢有一项专业的运动喜好的人群,这是买人而非广告位。

而且现在是建立在海量的资源上,以前不管在新浪丶百度,还是其他的地方投广告,流量毕竟是有限的,现在流量是综合全互联网的,换句话说是在Google丶淘宝每天百多亿PV的流量下,把人群寻找出来。

DSP运作流程,简单来说,消费者看一个网站的时候,网站根据消费者浏览的情况把信息反馈到此,给下面的DSP发一个请求,各个DSP就开始出价,根据商家对客户的判断去购买这个客户。是建立在整合的海量媒体资源,每天至少不低于50个亿的PV,一百万流量的网站,基本全部包括在内。

新客的营销也会更加精准,DSP是基于大数据的营销,通过对老客的营销,对老客进行画像,比如说是一个卖食品,知道说什么样的人群,什么类型的人丶什么喜好的人喜欢来你的网站购买你的食品,根据此在互联网海量中寻找新客。数据的后台,人群的兴趣丶购买的偏好定向在浩如烟海的人群中把你的人群找出来。DSP智能化系统很多时候提供自主的操作平台,类似于百度的竞价平台,自己来控制你的预算,所以风险都是可控的。而且今天广告位上,同时十个图片的切换,直接对接你的数据库,根据产品的情况进行数据的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