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番茄常见病害图谱和防治方法

番茄常见病害图谱和防治方法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番茄常见病害图谱和防治方法

番茄病害诊断图谱

一、番茄立枯病

番茄幼苗常见的病害之一,刚出土幼苗及大苗均可发病。

1.症状

病苗茎基变褐,后病部缢缩变细,茎叶萎垂枯死。

稍大的幼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当病斑绕茎一周时,幼苗逐渐枯死,但不倒状。

病部初期着生椭圆形暗褐色斑,有同心轮纹及淡褐色蛛丝状霉。

2.药剂防治

床土消毒:苗床撒施甲霜灵加代森锰锌药土,进行苗床消毒。

药剂选择:吉裕绿护500倍液、百菌清、代森锰锌、枯草芽孢杆菌等。

二、番茄病毒病

一般春季大棚番茄前期该病较轻,进入5月以后,蕨叶和花叶开始加重。秋延后番茄病毒病比春大棚严重,主要为蕨叶和条斑病毒。

1.症状

番茄病毒病主要有三种类型。

花叶型:

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的斑驳,叶脉透明,叶片略有皱缩,病株略矮,新叶小,结果小,果实表面质劣,多呈花脸状。

蕨叶型:

叶片变厥叶、畸形;植株会不同程度矮化。

条斑型:

主要表现在果实和茎上。叶片上,表现茶褐色斑点或花叶,背部叶脉紫色。

茎上,出现暗绿色到黑褐色下陷的油渍状坏死条斑、病茎质脆易折断。

果实上,多形成不同形状的褐色斑块,但变色部分仅处在表层组织,不深入到茎和果肉内部,随着果实发育,病部凹陷而成为畸形僵果。

2.药剂防治

治虫防病

病毒病会通过蚜虫、白粉虱进行传播,要及时防治蚜虫。

药剂:可选吡虫啉、螺虫乙酯等。

药剂防治

在番茄分苗、定植、绑蔓、打杈前先喷1%肥皂水加0.2%~0.4%的磷酸二氢钾或1:20~40的豆浆或豆奶粉,预防接触传染。

药剂:可选宁南霉素、盐酸吗啉胍.乙酸铜、琥铜.吗啉胍等。

三、番茄叶霉病

1.为害症状

番茄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茎、花和果实。

(1)叶部

叶片发病先从中、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

初期,叶片正面出现椭圆或不规则形淡黄色褪绿斑。

后期,病部生褐色霉层或坏死;

叶背病部初生白色霉层,后变为紫灰色至黑色致密的绒状霉层。

发病重时,叶片布满病斑或病斑连片,叶片逐渐卷曲、干枯。

(2)茎部

嫩茎或果柄发病,症状与叶片类似。

(3)花果

引起花器凋萎或幼果脱落。

果实病斑自蒂部向四面扩展,产生近圆形硬化的凹陷斑,上长灰紫色至黑褐色霉层。

2.防治方法

(1)露地栽培

初见病后,及时摘除病叶,喷洒药液全面防治,要注意叶背面的防治。

发病初期喷氟硅唑、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多菌灵、春雷·王铜等。

(2)棚室栽培

晴天,喷雾可选用异菌脲、甲基硫菌灵、百菌清、多菌灵等。

阴雨天,可以用粉剂或者释放百菌清烟雾剂等进行烟熏防治,傍晚施放,封密温室1夜进行烟熏。

四、番茄早疫病

番茄苗期、成株期都可发病,大棚、温室中发病较重。

1.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茎、花、果等部位,以叶片和茎叶分枝处最易发病。

(1)叶部

叶片出现水渍状暗褐色病斑,扩大后近圆形,有同心轮纹,边缘多具浅绿色或黄色晕环。严重时,多个病斑连合成不规则形大斑,造成叶片枯萎。

潮湿时,病斑长出黑霉。

发病多以植株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发展。

(2)茎部

茎部发病,多在分枝处产生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灰黑色霉状物。

幼苗期,茎基部发病,引起腐烂。

(3)果实

青果发病多在花萼处或脐部,形成黑褐色近圆凹陷病斑。

后期从果蒂裂缝处或果柄处发病,在果蒂附近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暗褐色病斑。

病斑凹陷,有同心轮纹,斑面会有黑色霉层,病果容易开裂,提早变红。

2.药剂防治

用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恶唑·锰锌等,加水均匀喷雾。

发病初期,喷多·霉威、氢氧化铜、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恶唑·锰锌等。